<track id="ndtvr"><track id="ndtvr"></track></track>

      <pre id="ndtvr"><sub id="ndtvr"><th id="ndtvr"></th></sub></pre>

      <dl id="ndtvr"></dl>

      <cite id="ndtvr"><sub id="ndtvr"></sub></cite>

      <address id="ndtvr"><noframes id="ndtvr"><th id="ndtvr"></th>

          <rp id="ndtvr"><sub id="ndtvr"><th id="ndtvr"></th></sub></rp>

          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正文

          安徽:到2025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

          2022-12-08 17:45:21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江亞萍   

          安徽財經網訊:新型研發機構是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的新型創新主體,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是我省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發展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力爭實現每家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每年平均攻克行業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研制重大創新產品20項(個),征集并成功解決行業技術需求30項,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不少于500家(次)(含委托研發、技術轉讓),衍生孵化企業20家,轉化省內外科技成果100項;累計引進培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不少于5名(個),集聚科研人員100名以上。建成一批與國際接軌的世界一流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成為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實行新型管理體制機制

          根據《實施意見》提出的發展路徑,強化統籌、優化布局,各市緊扣當地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培育建設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實現千億以上產業全覆蓋。支持存量新型研發機構創新體制機制,做大做強,提升研發轉化水平,對標提升為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精準引進建設一批與我省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匹配度高、有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吸引省外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團隊、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央企在“科大硅谷”等我省創新資源集聚區設立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支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領軍企業、高層次人才團隊協同共建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

          在建設標準上,《實施意見》明確:實行新型管理體制機制,具有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的鮮明特征,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原則上按公司化管理模式,實行院(所)長負責制和章程管理,健全需求導向、自主決策、獨立核算的市場化運行機制。投資主體原則上應不少于2家單位。具備自我造血能力,各級財政投入總額占機構年度總收入的比例應逐年減少。對照市場化薪酬確定職工工資水平,建立與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相匹配、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

          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每年投入研發經費占機構年總收入比例不低于30%且不低于1000萬元,科研人員和成果轉化專職人員占當年員工總數不低于70%,科研設備儀器原值不低于2000萬元。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每年“四技”收入占當年經營性收入總額比例不低于60%,轉化科技成果不少于30項,引進轉化產業化項目不少于1個,孵化企業不少于2家,提供技術服務不少于300家(次)。

          設立省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

          在支持保障方面,《實施意見》明確:省市聯動、以市為主,對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給予支持。對重點引進和建設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通過專題研究的方式,“一院(所)一策”“一事一議”,省市共同給予支持。設立省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參與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開展產業化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對績效評估為優秀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省科技計劃(專項)予以支持。

          鼓勵事業單位委派科研人員、技術轉移轉化人員在新型研發機構兼職取酬,獲得的收入計入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不受總量限制,不計入下一年度績效工資總量基數。在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可參評政府特殊津貼,并可直接申報綠色通道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按規定予以褒揚激勵。

          支持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對符合標準且有需求的人才,通過“編制周轉池”幫助解決事業單位編制。對新引進的科技人才,落實當地生活安居補助,幫助解決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健、住房保障等問題。支持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設醫院、學校、公交等設施,建立15分鐘生活圈。

          此外,《實施意見》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科技倫理要求的,由科技部門記入科研失信記錄,3年內不得參與績效評價,并按規定視情追回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所獲利益。(記者  張賢良)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

          免费在线a

            <track id="ndtvr"><track id="ndtvr"></track></track>

              <pre id="ndtvr"><sub id="ndtvr"><th id="ndtvr"></th></sub></pre>

              <dl id="ndtvr"></dl>

              <cite id="ndtvr"><sub id="ndtvr"></sub></cite>

              <address id="ndtvr"><noframes id="ndtvr"><th id="ndtvr"></th>

                  <rp id="ndtvr"><sub id="ndtvr"><th id="ndtvr"></th></su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