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11月7日電(周雨濛)金秋時節,走進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史河街道觀山生態園,只見一顆顆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正是獼猴桃成熟采摘季。
“今年獼猴桃很受市場歡迎!我們通過口碑宣傳和直播活動,還吸引了不少周邊的游客前來采摘。”觀山家庭農場運營負責人李術秀說道。
近年來,葉集區積極推進“江淮果嶺”建設,以創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為目標,推動形成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全、特色鮮明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推進果嶺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鄉村全面振興。
堅持綠色振興,增加就業促增收
“我們這個獼猴桃,主要有果個大、產量高、口感好等特點。” 觀山家庭農場主彭永成介紹,今年初農場引入早熟即食新品種,目前進入豐產期的有90多畝。
發展林果產業,葉集區有著優越的自然稟賦。這里不僅有史河干渠的生態資源,還有江淮分水嶺獨特的氣候條件。近年來,葉集區突出“江淮果嶺”林果主導產業,成功爭創、獲批省級葉集史河現代農業產業園。建成 “江淮果嶺”經果林5萬畝,引進全國農業行業領軍企業、全國知名水果銷售企業入駐建立研發基地,為葉集果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老家是咱們葉集的,在這主要負責新品種、新專利的科普宣傳。”今年大學畢業的董潔報名參加了安徽省“大學生科技特派員”計劃,作為六安市大學生科技特派員來到觀山生態園工作,希望為家鄉的“江淮果嶺”發展出一份力。
據董潔介紹,目前,負責觀山生態園運營的公司常年帶動14戶脫貧戶21人在園區務工,每戶年收入近2萬元,解決了部分村民就地就業的同時,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堅持科學種植,落實“兩強一增”行動
“今年梨子豐收了!你看,果子好大!”金秋時節,在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平崗街道梨園,一位正在采摘秋月梨的村民高興地向前來調研的農技專家介紹。
平崗街道位于“江淮果嶺”的核心區,產業基礎較好,現有桃、梨等經果林面積達到3萬余畝。2021年,“葉集秋月梨”被農業農村部批準成為全國“名優新特”農產品,“平崗鮮桃”成功獲批地理標志商標品牌。
今年以來,葉集區圍繞“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做文章,邀請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安徽省農科院等專家教授開展技術培訓。此外,葉集區注重各類機械設施在果園建設和管理上的推廣和應用,通過采取起壟栽培、寬行窄株密植等適合丘陵地區果園管理運用的宜機化建園技術。同時將倉儲冷庫設施及包裝交易市場建在田間地頭,真正實現“現摘現儲現賣”。
其中,平崗街道創新實施林事機械“以租代購”形式支持果嶺產業發展。按照大戶意愿通過政府項目資金采購林事機械,村集體向大戶發包機械,收取租金,實現大戶和村集體共贏,目前轄區果樹種植機械化使用率達到70%以上。
“平崗街道依托果嶺產業基礎,深挖資源優勢,堅持紅色引領、綠色振興的文旅思路,打造紅綠結合產業。”平崗街道相關負責人劉杰介紹,近年來,平崗街道依托采摘節、鮮桃交易大會、網絡直播帶貨大賽等活動,每年吸引各地游客10萬人以上,有力帶動了當地農家樂和群眾顯著增收。
(參與采寫:彭良成 吳啟兵 黃應 圖:岳陽 彭松)